变相高息揽储?严禁

  变相高息揽储?严禁记者获悉,近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下发了《关于禁止通过手工补息高息揽储 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的倡议》。多位银行人士也向记者证实,收到了此类倡议通知。

  《倡议》明确,严禁通过事前承诺、到期手工补付息等方式,变相突破存款利率授权要求或自律上限。即日起,银行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客户承诺或支付突破存款利率授权上限的补息。此前违规作出的补息承诺,在付息日一律不得支付。银行应立即开展自查,并于2024年4月底前完成整改。

  4月底前需完成整改

  《倡议》提出,部分银行通过手工补息等方式,变相突破存款利率授权上限,承诺并支付高息,大幅削弱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效果,严重扰乱市场竞争秩序,影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倡议》明确,手工补息是对业务操作失误的勘误环节,不应异化为绕开内部定价授权、实施变相利率补贴的违规行为。银行应对手工补息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明确审批要件和流程,上收审批权限至一级分行或更高层级。坚决压实业务条线、风险控制、营运及账簿管理等部门责任,对倡议发布后仍违规补息的责任人员予以严肃处理。

  《倡议》指出,银行应严格规范自上而下的存款利率授权管理,确保利率定价、利息支付、核算统计等工作合规有序,将手工补息纳入监测管理范围,完善系统建设,确保补息可追溯至相应单笔业务。严禁通过事前承诺、到期手工补付息等方式,变相突破存款利率授权要求或自律上限。

  《倡议》提出,即日起,银行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客户承诺或支付突破存款利率授权上限的补息。此前违规作出的补息承诺,在付息日一律不得支付。银行应立即开展自查,并于2024年4月底前完成整改。

  银行高息揽储动力何在?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告诉记者:“眼下,存款总量不少,增速较快,但对单家机构而言,仍有市场占比高与低的问题。在规模情结和速度情结之下,一些银行仍然看重存款业务的增长速度、规模和占比,希望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客户资源,自上而下、层层加码的存款考核压力往往较大。而息差压力通常难以有效传导到银行分支机构和基层员工,这些都导致各种形式的高息揽储现象存在。”

  某银行人士向记者表示,“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之前的存款产品今年陆续集中到期。如果按照挂牌利率,要是同业有利率比较高的产品,你们家没有,那么到期续做的压力就会比较大。”

  当前,存款定期化趋势正愈发明显,给商业银行带来更高的负债成本。在董希淼看来,除了下调存款利率之外,商业银行还应减少对存款的利息补贴以及利息之外的费用,进一步压降存款的隐性成本。商业银行应摒弃规模情结和速度情结,不追求简单的规模增长和市场份额,变为“能放多少贷款,就吸收多少存款”的理性发展方式。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银行普遍存款负债压力大的情况,变相高息揽储不利于银行整体负债成本稳定,也会增大银行净息差压力。还是要引导金融机构维护正常存款市场竞争秩序,在提升经营效率与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方面多下功夫。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

原创文章,作者:APP软件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keyapp.com/archives/91829.html